Page 76 - 政协 第3期
P. 76

文化纵横  Wenhua Zongheng








           水礁,村合星罗,农产亦丰,形势与静观相似,故                                  桥畔马回无挽救,洞前蛛网佛优容。
           附近各乡交易有无,以此为便,市面亦昌盛”。据                                  乾坤反复缘因在,日月昏沉气数穷。
          《江北建设特镌》载 :“龙兴早在 1929 年至 1934 年                          看透浮华归妙谛,云楼梵字胜銮彤。

           时,街上设有男女小学,校舍环境建设较好,不仅                                  天子贵人的突然出现,破庙却因之得福,小庙
           有充足的教室、办公室、音乐室、体育场,还有宽                              跃为寺宇官殿。故在清初置“隆兴场”,后至清代

           敞的礼堂、厨房、花园 ; 街上有纸烟工厂,食品加                            中叶时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多次扩建“禹王宫”,
           工作坊,所产豆干豆筋尤佳。”在 40 年代,该场的                           即俗称“新庙”,(“龙蒙寺”为“老庙”)。直到民
           高梁酒、蜜饯杂糖、酱油与豆瓣等佐料皆供应附近                              国初年,新老庙之间的街道逐步建设发展为一体,
           各乡场。就 50 至 80 年代里,我们在县机关的同志们,                       改“隆兴场”为“龙兴场”。民国 18 年 (1929) 置龙

           对龙兴的农产品十分羡慕,尤青徕其大糯米和肥猪                              兴镇。民国 30 年 (1941) 改镇为乡,并一分为二 : 一
           蹄,或托出差者顺带,凡节日则专程采购。前述史实,                            曰龙兴、一曰龙藏。据民国 33 年 12 月统计两乡状

           民国时江北县地域更广,乡镇更多,龙兴数为县的                              况是 : 龙兴乡类属甲级,辖 18 保、197 甲、2416 户、
           旱码头第二,故今列为渝北区重镇。                                    14103 人,主要辖地有亲睦庙、吴家山、西山沟、
                                                               孟家沟、老顶坪、石笋、大学堂、何家湾、杨家沟、

                         悠久历史  分乡复镇                            沙塘、周家坪、凉水井、石香寺、白墙院、老屋场、
                                                               天梁洞、石溪口,计面积 40 平方公里,办公点设
               龙兴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龙兴场。场                            在新庙,离县城 70 里。龙藏乡类属甲级,辖 17 保、

           镇区域距两路城区 41 公里。龙兴场在群众中流传                            133 甲、1565 户、11560 人 , 主要辖地有小湾、塘坝、
           着它是“五马归槽”的福地,即山环河抱,地处较                              石庙、大石门、水口寺、水竹林、铺子垭口、石道槽、
           其他乡镇显为开阔的平坝里,元末明初先人选址于                              昊家桥、同子岩,计面积 18 平方公里,办公点设老街,

           此,初本就地设廛,以廛为市。                                      离县城 70 公里。这两乡于民国 38 年 (1949) 合并为
               相传明建文帝出奔避难,骑马至寺前小桥间,                            一乡,场镇居住不过千人,街上以老、新街各设 1 保。
           敌至,回马而藏于老庙之佛座下石洞内,蜘蛛结网                                  解放后,于 1950 年 1 月龙兴为江北县人民政

           洞门,故免于祸。今小桥为“回龙桥”,老庙为龙                              府第二区政府所在地,俗称“老二区”。区辖龙兴、
           藏寺”。对此评说诗文不少,这里仅介绍二首 : 清忠                           鱼嘴、复盛、龙门、关兴、旱土、石船 7 个乡镇。
           县杨绍南撰——                                             1953 年行政区划调整,龙兴为四区,区辖龙兴、舒

               骨肉奇走遍天涯,贵至帝王亦出家。                                家、关兴、天堡、普福、沙金、粉壁、壁山、团结、
               蛛网洞结神护佑,七旬老佛莫咨嗟。                                新市 10 个乡 ,1954 年行政编制精减了沙金、粉壁、

               清祝公亮诗——                                         壁山、团结、新市 5 乡,保留龙兴、普福、舒家、
               不因祸水泛天涯,那肯苦奔学释迦。                                天堡、关兴 5 乡。1958 年至 1982 年成立人民公社,
               色即是空空是色,脱离尘网何须嗟。                                搞政社合一体制,龙兴、普福、天堡 3 乡合并为 1

               非常变化走潜龙,富贵益尊祸益浓。                                社,名龙兴人民公社,俗称大公社。1961 年将大公





                                                                                                   渝北政协      72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