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政协 第3期
P. 78

文化纵横  Wenhua Zongheng








           粮站使用,大分部房间改建仓库。尔后粮站在外新                              方米,其屋楼台檐角门窗等仍保持原样,即殿前“门
           建了库房,庙内房间基本空闲,年久失修,大部                               列五檐顶盖,以五瓜高阔凌云”。最醒目的高三块
           分房盖木料自然损毁严重。由于老庙名望其重 , 于                            大匾,“帝德神功”高居中位,其右下位“三江既奠”,

           1998 年,经重庆老君洞道观主持周至清老师实地考                           其左下位“九州攸月”,不仅这悬天云匾完好无损,
           察恢复庙字,更名“龙藏宫”,经区政府批准,由                              就各门楹窗雕盘龙滚龙和檐壁绘画的嫦娘、飞凤统

           道观先出资 20 万元维修房舍,管理人员及时到位                            保旧貌,走廊戏台楣枋满雕数以百计的古典戏剧人
           施工,边着手整修房屋,边移聚残存佛像,新贴大                              物,原样基本可见 ; 戏楼墙壁题词、绘画的“礼乐
           门楹联,开始焚香礼拜,随时邀师作道场,来往信                              衣冠”“作如是观”和《三国》名将人物色彩鲜艳
           徒和游客今已不少。                                           夺目,所有宫殿楼台房顶瓦盖和屋脊檐角崭新辉煌,

                                                               这些在民国年间维修的基础上,于 1990 年又投入

                           禹王庙保护很好                             巨资,购置当代古建筑材料,雇请名师巧匠再次维
                                                               修,新植一双齐屋高榕树和特以花木攀扎雄狮一对,
               禹王庙迄今 200 余年,现为镇政府驻地,官殿                         宫殿门檐内高悬大红灯笼多个,以遍补正厅缺大匾
           左右侧门口上悬着清道光 25 年 (1845)( 禹王庙重修                      之美,从而使整个庙宇古朴新装,气宇轩昂,凡来
           抱厅序 ) 载 :“始于清乾隆 43 年 (1778) 筹资,清嘉                   客步入宫内,所见新庙辉煌于人间,其是游人难得

           庆 9 年 (1804) 创建王殿,继后建乐楼,中塑大禹金                       的胜地。
           身,旁列诸神圣像,上悬钟鼓,下排石狮,又建山

           门、鱼池、海坝,石阶墙垣齐备,唯缺正殿西侧厢                                                过街楼旧貌
           房 ...... 于甲辰春(1844),倡首募众,重建抱厅,殿
           前门列五楹顶盖,饰以五瓜,重高阔大,其汉凌云,                                 在龙藏寺庙前及老街处人们称呼“过街楼”,

           静惟有深,勾心斗角,高下合度,次修分 ...... 形见                        也有人叫“凉亭”,实为数 10 米一“丁”字形的老
           阖庙辉煌,满堂绚耀,匾对门窗,点金装彩,华而                              街。街面天上全以木方穿逗青瓦房盖,街的地面全
           不奢,朴而非简。在 50 年代除神像外,其宫殿房                            铺石板石条,居街商家密集,以一家一店一门一铺,

           屋门窗匾额与石狮鱼池均旧貌依然,在“文
           革”中,正厅上悬的“地平天成”和石狮、
           鱼池被毁。笔者所见和众多老人所语,其

           厅悬匾额之大,正书之好、贴金之重实为
           罕见,其石狮高大,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与

           用地形巧妙,凡观者无不称赞,相传民国
           年间,此地和两岔乡的两对石狮为全县第
           一。新庙占地 3920 平方米,其中古建筑
           房屋即宫殿抱厅,戏楼和走廊近 1000 平






                                                                                                   渝北政协      74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