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政协 第3期
P. 61
委员风采
的区县建立合作关系,可采取签署《政校战略合作 四是完善服务配套设施,用好用活激励政策。
协议书》、共建“渝北区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等措施, 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前沿科技城、临空智能终端
进一步强化对校企合作指导。着力建立用工储备库, 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园区
尽快走出渝北开展招工活动,重点瞄准四川、贵州、 “吃住行文购娱”等服务配套设施,不断优化企业
云南等省的职业学校的生源进行定点招工,加强与 发展的“软环境”。另一方面,落实好《关于协助
周边省市劳务中介公司的对接合作,争取储备一批 做好信息产业企业用工工作的通知》(渝办发〔
熟练产业工人。 2011〕191 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
三是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 政局、市扶贫开发办《关于信息产业重点企业招
根据重点企业的产业特点、培训需求,大力推行“量 聘补贴的通知》,对组织人员输送到我区智能终端
身定做、上门服务”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聘请资 产业企业的区内外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深专业教师为相关企业开设专题培训班,为企业新 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
招员工提供岗位培训、为在岗职工提供技能提升培 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
训。以本地城乡劳动力为重点对象,鼓励更多的劳 补贴。同时,打击厂门口“挖工人”、有组织骗取
动力提升从业技能与劳动品质,带动城乡劳动力转 招工补贴等不法行为,为落户渝北的智能终端企
移就业,以满足渝北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对产业工人 业创造公平放心的用工环境。
的有效需求。 (稿件来源:《社情民意》专报第1期)
57 渝北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