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H_政协_渝北政协杂志第12期_规格:大16开_共120页_只设计(最终定稿)(1)
P. 110
文化纵横
Wen Hua Zong Heng
蜀同归于尽,被秦所灭。 由水、鱼文化派生出来的巴人埋葬习俗很具特色。这
在叙述了古代巴人所处的环境与时代之后,有必要对 不仅在长江四川境内峡区沿岸内可见的“悬棺”景观,还
巴人的文化作些概说。 在考古发掘中得以证实。在对涪陵小田溪的发掘中,下层
巴国从西周时的“东至鱼复(今奉节),西至棘道(今 内发掘出很多埋葬武士的船棺。而且在川东长江、嘉陵江、
宜宾),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今涪陵)”直至被秦灭,历 乌江、綦江等巴人分布地区的悬棺遗存中,还伴随着巴式
数百年,巴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冲击交往中,获得了交流 剑遗物的共存。很显然,这些都与廪君巴人生活习俗有关。
发展。所以巴文化具有吸收秦、楚、蜀文化的特点,并在 前引《后汉书》曰 :“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
巴、蜀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新的巴文化。 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这就是廪君巴人崇奉白虎,以虎
廪君及其巴人先民创造的巴文化中,最突出的应是水 为图腾的依据。因此,影响了巴人的文化。如出土中的两
文化、船文化。所谓水文化,是因巴人傍水而居的生活环 种打击乐器——青铜的祘于和铙上,都有巴族“虎”的标记,
境和因此形成的生活习性等造成。于是水居和渔猎成了巴 即虎钮或铸刻的巴族图语。在巴族使用的青铜兵器的印章
文化突出的特点。所谓船文化,也是由水而引发的。巴人 上,还让人见到这种巴族图语。按徐仲舒先生研究,“这是
行船走水,船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所以关于 一种文字,而不是图画,不但有独体象形文字,如虎、豹、鱼、
造船技术、船形装饰,同水和渔猎一样成为艺术的表现对 凫、人头、干栏等,而且还有合体字,即两个象形文为一
象。水及船文化的影响,还成了船棺葬文化的形成因素。《巴 个字”。巴族的图腾文字因巴亡于秦,所以还处于初期阶段
族鱼文化》一文,对巴文化出土器物进行了分类,指出青 便泯灭了,目前还难破译。从信仰这个角度,经众多的学
铜器上的船纹、鱼图纹、鱼凫图纹及大溪文化中出现的鱼 者考究,廪君巴人信奉白虎无疑。然巴还崇拜蛇,信奉鱼凫、
骨堆砌和陪葬现象,指出这些乃是巴文化区别其他文化的 鳖,以及以竹为图腾,都与巴人祖先有其关系。故巴人男
明显标志。关于船棺葬的文化现象,指出这些乃是巴文化 子都扎单椎髻或双椎髻。衍变到后来便是巴人所居生活的
区别其他文化的明显标志。关于船棺葬的文化现象,蜀文 四川儿童的虎头帽及其饰物常见的习俗。
化中也有表现,然而,从蜀地船棺多为战国墓葬这点看, 巴人尚武、善歌舞,这是公认的。其中“巴渝歌舞”
又说明蜀地船棺葬实际是受巴文化的影响。 更是有名,据管维良《巴文化及其功能浅说》载“当时这
正因为水文化、船文化、鱼文化是巴文化的突出特点, 种巴渝舞主要以鼓为伴奏,仅鼓员就达 36 人,表演者要
以及巴人勇猛善武,喜好歌舞的个性,所以《后汉书·南 着戎装舞干戚,在鼓声震天的气氛中,再伴之以极大规模
蛮传》称“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 的歌曲咏唱”。这就是《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中言及的
俗喜歌舞,(汉)高祖观之曰 :“‘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 “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震动,川谷为荡波”的壮观场面。
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所以有“巴师勇锐,歌舞 巴渝舞一直到隋唐都很盛行。巴人的歌舞发展到后来,就
以凌殷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和“巴渝舞”。笔 是我们知道的川江号子、川剧高腔的“一唱众和”形式和
者认为,在研究巴文化中应紧紧抓住水、鱼文化的重点, 边跳边唱的集体歌曲“摆手歌舞”,以及被文人们所传颂
因为它是形成巴文化其它表现的源。 的“竹枝歌”和形成民间巴人的“哭丧”哀歌等。至于伴
水、鱼文化表现在对巴人生活习俗方面有直接影响。 奏乐器,从考古发现证明有祘、鼓和铙。鼓和铙的伴奏形
廪君巴人建设夷城之前,他们居于山崖洞穴,随着迁徙, 式现在仍有。而凫于及铜鼓,现却几乎消失,需待发掘。
这种穴居到了巴人有了据点时期,便发展为依树造屋。《太 以上,笔者在前人和时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巴人
平寰宇记》“渝州风俗”记述:“边蛮界乡有僚户”,他们“俗 的祖先廪君和巴文化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目的是为我们
构屋高树,谓之阁阑”。关于“边蛮”与“僚”,《宋史·夷传》 的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富有巴渝特色的作品时,提供一些可
曰:“渝州蛮者,古板楯七姓,唐南平僚也。”这种依树构屋, 资参考的资料,以拓宽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艺术构想,
再随文化的发展,便形成了依山坡筑阁阑。所以,《宋史》说, 从而促进合于长江三峡文化长廊建设要求的艺术产品的繁
唐宋时,“巴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屋”,名曰“阁栏头”。发展 荣。倘能如此,余愿足矣!
到后来,便是四川的各条河沿岸的民居——吊脚楼。同样,
由水、鱼文化影响的“以船为家”的巴人居住习惯是普遍。
103 渝北政协 / 第 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