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民建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落户木耳镇
“民建组织为我们搭建好了平台,为企业发展鼓足了干劲,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我们就在木耳镇这片热土上,依托农文旅结合和民宿产业的巨大前景,投资兴业、努力奋斗!”在渝北民建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会员企业家曾祥宝感慨到,实践基地的建立,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助力。
9月8日,民建渝北区委会与木耳镇政府在会员企业 “山顶见青坎”民宿签订民建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民建渝北区委会将充分发挥紧密联系经济界优势和会内资源,引导会员企业到木耳镇投资兴业,组织会员到木耳镇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集体提案、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等帮助呼吁解决困难和问题,助力木耳镇乡村振兴。民建渝北区委会主委刘荐华,副主委樊爱华、邓雪莲,木耳镇政府镇长吴国平,木耳镇宣传统战委员胡寅全参加签约仪式。
民建渝北区委会主委刘荐华指出,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在三大基本职能之外的延伸职能,是发挥参政党职能和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是将实践基地打造为具有渝北民建辨识度的社会服务品牌。要通过实践基地建设,为会员到基层实践锻炼提供机遇和途径,为乡村产业发展牵线搭桥,引导会员企业到木耳镇投资兴业,打造乡村民宿、创建数字农业基地等项目。二是将实践基地打造为民建组织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源头活水”,在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智慧化改造、乡村治理等方面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参政议政成果,推动惠农政策落地实施。三是将实践基地打造为民建会员担当责任、助推发展的重要平台。要以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将社会服务工作与木耳镇实际需求相结合,更好地整合会内资源,充分运用会员行业分布广、多专多能的优势,在法律援助、医疗卫生、产业振兴、农技服务等领域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服务。
签约仪式后,民建渝北区委会向立人小学10余名困难学生捐赠了每人1000元助学金,并邀请心理专家到渝汉中学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心理健康辅导课。